专访民谣歌手白羽:民谣的内核是“思考

  白羽拿着吉他推开咖啡厅的那一瞬间,像是一个仗剑江湖的侠客,从从容容的推开龙门客栈的大门,问掌柜要一壶上好的女儿红,倚在桌边,自顾的喝起来。

  白羽,上海民谣代表人物。前著名GRUNGE乐队“小民是个机器人”的主唱。关于大家对于“小民是个机器人”的好奇,白羽给出了解答。小民代表着人民、市民,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快节奏生活中,生存时间远远大于生活时间,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就如同是机器人一样。白羽对事物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认为“思考”才是民谣的内核。

 

  白羽走上民谣创作,“哲学”给予了他莫大的帮助。1997年之前,和很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一样,白羽喜欢各种流行音乐。之后接触到摇滚,逐渐懂得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直至2002年,“北漂”的白羽为了打发白天冗长的时光,无意翻到室友关于哲学的书,从此为他的人生打开了新的窗口——从摇滚人变身吟游诗人。他的歌曲从曾经的摇滚呐喊着,逐渐走向今日沉静思考。

  白羽这样形容他的内心世界,迷幻虚幻而又清澈深远。这和佛家中的“婆娑”不谋而合,佛家认为大千世界即是“婆娑”,这是个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皆为利往。人活在这娑婆世界中就要受苦,而这苦字当头却也不见得立时就能体会。便是体会了也不等于解脱,看的破却未必能忍的过,忍的过时却又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不自在。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但凡是能叫人真正自在的东西,总是发于内心的。迷离虚幻、清澈深远,这看似矛盾的词汇,实则就是这个真实的尘世。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说人生有三种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从《小民是个机器人》、《我的世界》到《我的希望在路上》白羽用三张专辑就完成了人生的质变。其中《我的希望在路上》出自白羽一位已故的好友——小招。小招生前与白羽并未有太多交流,在小招离开之后,白羽在他的诗集《我的希望在路上》里找到许多内心世界的共鸣:“他只有26岁,但是他是个非常清醒的年轻人。”白羽表示他是反物质的,精神领域的种种才是他渴求的。所以当选秀节目把“民谣”变成一个标签,小清新歌手们崛起泛滥的时候,白羽只是无奈地笑笑。他说:“那些都不是民谣,民谣不是单纯的音乐形式,没有精神的民谣都不能称之为民谣。”如今,做音乐对于白羽来说似乎更加的简单纯粹:“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民谣。”

  和大众熟知的“文艺青年”相比,白羽更加符合这个身份。他不随波逐流但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独特,坚守自己内心的世界,做着那些他认为对的事情。他说:“什么是文艺?中国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看来文艺青年无非三点:多读书、多思考、多行走,缺一不可。有的人可能读了很多书,但是他不思考,永远都没有自己的观点。有的人只思考不行走,世界便太过狭隘。读书行走却不思考,一切都是徒劳无功。”在《我的世界》中,有段白羽与少数民族阿姨们合唱的宣传片颇为引人注目。白羽说那是他第一去青海,听闻那里的人能歌善舞。初听到这些阿姨们的歌声时白羽误以为她们是一群青春少女,走近一看原是年过不惑的阿姨。这不仅没让白羽感到失落反而更加欣喜,随即就录下了这段视频。而这,也仅仅是白羽所有旅途中遇见的“趣闻”之一而已。

  采访过程中白羽聊了很多话题,环境、生活、人性、社会甚至还有政治。他敏锐直接的抨击着这个世间种种的贪婪与罪恶,但言语却始终澄澈平静:“一个民谣歌手,怎么可以没有人文关怀?那要民谣做什么?”

  当晚,白羽抱着吉他出现在聚光灯下,轻轻弹唱时,他仿佛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深情地吟唱着,认真地讲述着每一首背后的故事。他说,每首歌都有自己的气息,歌与歌之间如果没有停歇,就像没有换气,无法体会完每首歌的意境。忽然觉得虽然江湖已远,但是这个世界是应该有大侠的。

分类:大字报
标签:

站长推荐

我们猜您还喜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