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未来的主人翁

侯德健和罗大佑都有一首《未来的主人翁》,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并且,两首歌不光名字是相同的,连主题亦有相关之处。那么两首歌谁先谁后呢?侯德健给我们设置了一个谜:罗的歌曲收录在同名专辑中,1983年出片,应该说出版在先;侯的同名作出版在他来大陆的第二年即1984年,但他在写作日期中写道:1982年6月当儿子生下来前一个月。

两首歌究竟谁先谁后,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我们而言,两首歌都是杰作,而且并不存在谁模仿谁的问题。

《未来的主人翁》属于罗大佑最博大的歌曲之一,也是大佑最长的歌曲之一。当年上大学时,为了省钱很少买原声带;而为了省带子,总是挑最好的歌拼着录,总是在一张空白带里塞进最多的歌。录罗大佑时,《未来的主人翁》放在倒数第二首,结果“飘来飘去”无情地“飘去”了我最后的七分多钟,磁带完了歌还没完,害得其时甚爱的《亚细亚的孤儿》也没能录成。多少年后,让我心疼的不是《亚细亚的孤儿》,而是“飘来飘去”为什么当初没能录全。现在听来,这个不断重复的段落不是太长而是尚短,在很多个夜里听着这首歌,真希望这句重复能永远飘荡下去。

《未来的主人翁》以键盘起首,虚拟的电子风吹过,钢琴奏出庄严的前奏 ,随后,电吉他以警示的号角划亮夜空,三者布置出一个阔大的音场,同时也是布置了一个戏剧化的虚拟时空,然后罗大佑出现了,一身黑衣,沉思着走在霓虹闪烁的城市街头: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

  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

  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

  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在痴痴的等

  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象征命运的红绿灯

  在红橙黄绿的世界里你这未来的主人翁

  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寻找儿时的光荣

歌曲首先展示的是一幅现代城市的图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城市的冷漠和异化,罗大佑摆出了要苦苦追索的神情,然而歌曲急转而下的却是这样一段思考: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儿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

而下面所要展开的,才真正是罗大佑的正题,也是这首歌曲最震撼人心的部分。由城市的迷茫──儿时理想的失落──借景生情想到下面的一代,即便是在这样一首代表作品里,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罗大佑作词的一贯毛病──文字铺张,主题离散,和经常失之于批评的表面化。紧接着,罗大佑表现了对科学的存疑和批判,并代表下一代对现实进行抗议,但是却始终都没能十分明确地对这个主题进行深化,相反,这个思考夹杂了其他的杂质──也可以说是另外一些不失为深刻的思想碎片,如一代一代的最终就范(社会化)、对工业污染的抗议、和回归自然的呼唤: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有一天孩子们会告诉他们后代你们要守规矩

  格言象玩具风筝在风里飘来飘去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飘来飘去 就这么 飘来飘去……

一句飘来飘去唱了整整不下五十遍,它为这首歌罩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好象是一首古老的预言,好象一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歌已经飘荡在二十一世纪的街头,在飘来飘去中同时传出一个恶毒的预言家穿透时间的呼喊: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一个被现实生活超越的天空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远模糊的水平线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近沉默的春天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我们不要被你们忘怀变成钥匙儿童

  我们需要阳光青草泥土开阔的蓝天

  我们不要红色的污泥塑成红色的梦魇

五十遍飘来飘去展现了罗大佑渴望进入历史的冲动和自诩会载入历史的强烈自信,你听了不可能不感动。在罗大佑写歌的历史上,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做出类似的预言,十几年前这样,十几年后他依然这样。因为他是罗大佑,所以他并未受到历史和听歌人的讥笑。

现在让我们听一听另一个同样杰出的歌手的同样杰出的歌──侯德健的《 未来的主人翁》:

听我们未来的主人翁     听他们生下来就哭哭啼啼

  究竟是要不到他想要的什么  还是推不掉他不想要的

  请不要问我这奇怪的问题   我没有标准的答案怎么告诉你

  只听过好象有人曾经这么说  他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他们要学习微笑       不管他愿不愿意

  他们要学习沉默       什么都别说

  他们需要去学习       什么对什么是错

  他们却不必知道       为了什么         

  有一天他们也会       把饼干藏在背后      

  再问你要糖果        你怎么办         

  他们要学习喜欢       这世上所有的人      

  只因为他们不能       学那鲁滨逊        

  他们要学习礼貌       不论在何时何地      

  他们却不必知道       为了什么         

  有一天他们也会       穿西装打着领带      

  别害怕不必奇怪       就是这样         

  假如你看到有人也是这样做  你就把所有的赞美全送给他

  然后再轻声轻语悄悄告诉他  他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一把胡琴的幽思贯穿了整首歌曲平静的演唱,这使这首歌曲显得冷静而又悲悯,恍然从一脸肃容中隐约意会到歌者隐藏着的一丝悲戚。这首歌面向下一代,写了他们不可逃脱的社会化命运和不可能发生任何改变的平庸一面,而每一代都是这样,无可奈何地抗拒然后无可奈何地拷贝着他上面的一代。侯德健经常能揭示人生的冷酷无情的方面,揭示人的命运的不可改变的方面,这首歌也是这样。在展露社会化的主题方面,我们看到侯德健进行得非常彻底。他是平和的甚至有时是幽默的,在末段讽刺性的轻松一笑里我们却必须拼起生命的全部力量来承接那过于沉重的泪水。这就是侯德健的高明处──举重若轻地击中人性的核心,落入人生的内部;而他的音乐也是既从容平淡又富于开拓的──一支木吉他民谣风格的琶音,配上一把胡琴的中国五声旋律,简单而又富足,并且使一首谣曲实现了完完全全的脱胎换骨,我们从中听到了中国流行音乐 的自信自然和自由。

在表现对未来一代的关切特别是社会化这个主题上,还有黄舒骏的一曲《单纯的孩子》,颇与侯德健同调,抄录于下,以供有兴者参照。黄舒骏以他一贯的激情长叹地、一往情深地唱出,唱的是对长大的彻底抗拒、对社会化的彻底反悔,在歌的末尾,黄舒骏以过来人的身份表达了对自己业已社会化的无限追悔,同时亦从反面说明:拒绝社会化乃是一个一厢情愿的乌托邦。但听过之后,我们依然会为这个永远不会实现并大悖常理的空想感动,因为这正是艺术的逻辑──颠覆的不是社会,而是我们的心灵;寻求的不是现实的实现,而仅仅是寄望于人类的良心和梦想。

如果他是个单纯的孩子        那就让他单纯一辈子        

  如果他是个善良的孩子        那就让他善良一辈子        

  不要教他太多事           不要说他太多不是         

  不要让你的无知惊动他的心思     不要教他太多事          

  不要说他太多不是          不要让他变得聪明而失去灵魂    

  如果他是个快乐的孩子        那就让他快乐一辈子        

  如果他只是个孩子          那就让他活得象个孩子       

  如果他是个痴情的孩子        那就让他痴情一辈子        

  如果他是个真心的孩子        那就让他真心一辈子        

  我曾经是个单纯的孩子        我多么希望单纯一辈子       

  我曾经是个痴情的孩子        我多么希望痴情一辈子       

  为何我懂这么多事          为何我懂这么多不是        

  我多么希望永远不懂这些以前不懂的事 是谁教我这么多事         

  是谁说我这么多不是         我多么希望永远不懂这些以前不懂的事

  我曾经是个快乐的孩子        喔 我多希望快乐一辈子      

  我曾经只是个孩子          我想永远活得象个孩子

   
分类:大字报
标签:

站长推荐

我们猜您还喜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